内蒙古两地入选第二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50个第二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成功入选,成为继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后又一乡村振兴典范。
敕勒川草原旅游度假区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以文化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生态为底色,探索出的“文化+旅游+乡村”融合发展新模式。呼和浩特新城区恼包村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网红村”和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打卡地。水磨村展民俗、听民谣、吃农家菜,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村。野马图村90%的农户因文旅与农业融合实现增收,真正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好生活”。《千古马颂》以“马”为主题,让游客感受人与马、人与草原和谐共处的大美境界的同时,尽享一场北疆文化的视听盛宴。中国速度赛马常规赛吸引全国精英马匹参赛,赛事期间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和大青山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融合观光、休闲、生态研学、体育运动、会议庆典等多种功能,现已打造成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千古马颂
水磨村
额尔古纳市,不仅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蜿蜒曲折的界河,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额尔古纳市紧紧抓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契机,充分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近年来,文旅产业成为额尔古纳市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转型的支柱型产业,也是兴边固边稳边的富民产业。额尔古纳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 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最中国生态城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二届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11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根据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大对试点地区的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推动试点地区围绕创意设计、演出、音乐、美术、手工艺、数字文化、特色文化、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在体制机制、发展举措、产业导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试点经验总结推广,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效能,不断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效益,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运营,统筹利用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不断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下一步,内蒙古将全力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实施一批高品质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和业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将试点地区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