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在内蒙古中西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隆重推介

来源:搜狐城市-内蒙古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6-09 22:00
【字体: 打印

6月6日,“标准引领·区域联动”内蒙古中西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为深度解析行业标准、分享行业前沿经验搭建的高效交流合作平台。会议由研学旅游专家解读文化和旅游部研学旅游最新行业标准,分析研学市场痛点和破局方向,并聚焦行业痛点难点,深度剖析区域性研学旅游发展瓶颈,共商本地化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破除壁垒、明晰路径,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桥梁。呼和浩特博物院在交流会上隆重推介“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

“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自2023年2月,呼和浩特博物院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整合了市内六家专题博物馆和一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由总院统筹呼和浩特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馆、昭君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五塔寺博物馆、丰州故城博物馆六个分馆和大窑考古遗址公园。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历史+科技+非遗”等多维体验体系,既是本地文化教育中枢,也是北疆文明的核心展示窗口。

多条主题研学线路:通过创新实践突破传统场馆限制,让文化触角覆盖更广范围。

单馆主题研学线路包括五塔寺博物馆“天文与非遗拓印”线路、公主府博物馆“清代建筑与文化沉浸”线路、昭君博物院“民族交融”线路。

馆际综合研学线路包括“青城文脉探古今”通识教育线路,串联呼和浩特博物院六馆一园核心资源;“北疆文化探索”主题贯通线路,覆盖呼和浩特博物馆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昭君博物院的民族团结主题、公主府的清代贵族生活与建筑符号;大窑遗址公园“石器文明探源”核心研学线路,从呼和浩特博物馆到大窑遗址公园。

季节性及特色延伸线路包括冰雪文化研学线路,在冬季结合内蒙古冰雪资源,与马鬃山滑雪场等场馆联动,开展“冰雪+文博”体验;“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线路,将五塔寺拓印、公主府建筑课等单馆活动送入学校,延伸至“文化传承少年说”小小讲解员训练营等长期项目。

“博研青城”核心意义凸显:多元价值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看得见”。

通过运营保障、数字赋能、品牌体系建设、交通优化、师资协同等多方面服务支持与创新,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品牌将文化遗产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具有立体、综合的多元价值。

多条研学路线贯通阴山史前生态至清代边疆治理,以50万年文化层实证中华文明北方起源,以历史上的全程贯通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的。考古现场的实践(石器打制、地层分析)融合历史、地理、科技、人类学等多重学科,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通过昭君出塞和亲、清代边疆治理等历史史实,具象化展现游牧与农耕的文明交融史,深化国家认同和文明根脉传承。大窑遗址研学通过课程设计、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馆内优秀教育专员分龄化讲解,形成研学的核心资源矩阵,兼具学术权威性和教育延展性,使研学教育兼具学术的严谨与探险的趣味。

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以“总分馆制”资源整合为抓手,形成单馆深度体验与多馆主题联动并行的体系,覆盖历史、科技、建筑、民族交融等多领域,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看得见”。


初审:杨巧慧 复审:王雪雯 终审:王佐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1373;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在内蒙古中西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隆重推介

发布时间:2025-06-09
来源:搜狐城市-内蒙古
朗读

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在内蒙古中西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隆重推介, 6月6日,“标准引领·区域联动”内蒙古中西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为深度解析行业标准、分享行业前沿经验搭建的高效交流合作平台。会议由研学旅游专家解读文化和旅游部研学旅游最新行业标准,分析研学市场痛点和破局方向,并聚焦行业痛点难点,深度剖析区域性研学旅游发展瓶颈,共商本地化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破除壁垒、明晰路径,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桥梁。呼和浩特博物院在交流会上隆重推介“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自2023年2月,呼和浩特博物院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整合了市内六家专题博物馆和一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由总院统筹呼和浩特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馆、昭君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五塔寺博物馆、丰州故城博物馆六个分馆和大窑考古遗址公园。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历史+科技+非遗”等多维体验体系,既是本地文化教育中枢,也是北疆文明的核心展示窗口。多条主题研学线路:通过创新实践突破传统场馆限制,让文化触角覆盖更广范围。单馆主题研学线路包括五塔寺博物馆“天文与非遗拓印”线路、公主府博物馆“清代建筑与文化沉浸”线路、昭君博物院“民族交融”线路。馆际综合研学线路包括“青城文脉探古今”通识教育线路,串联呼和浩特博物院六馆一园核心资源;“北疆文化探索”主题贯通线路,覆盖呼和浩特博物馆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昭君博物院的民族团结主题、公主府的清代贵族生活与建筑符号;大窑遗址公园“石器文明探源”核心研学线路,从呼和浩特博物馆到大窑遗址公园。季节性及特色延伸线路包括冰雪文化研学线路,在冬季结合内蒙古冰雪资源,与马鬃山滑雪场等场馆联动,开展“冰雪+文博”体验;“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线路,将五塔寺拓印、公主府建筑课等单馆活动送入学校,延伸至“文化传承少年说”小小讲解员训练营等长期项目。“博研青城”核心意义凸显:多元价值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看得见”。通过运营保障、数字赋能、品牌体系建设、交通优化、师资协同等多方面服务支持与创新,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品牌将文化遗产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具有立体、综合的多元价值。多条研学路线贯通阴山史前生态至清代边疆治理,以50万年文化层实证中华文明北方起源,以历史上的全程贯通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的。考古现场的实践(石器打制、地层分析)融合历史、地理、科技、人类学等多重学科,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通过昭君出塞和亲、清代边疆治理等历史史实,具象化展现游牧与农耕的文明交融史,深化国家认同和文明根脉传承。大窑遗址研学通过课程设计、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馆内优秀教育专员分龄化讲解,形成研学的核心资源矩阵,兼具学术权威性和教育延展性,使研学教育兼具学术的严谨与探险的趣味。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以“总分馆制”资源整合为抓手,形成单馆深度体验与多馆主题联动并行的体系,覆盖历史、科技、建筑、民族交融等多领域,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看得见”。

6月6日,“标准引领·区域联动”内蒙古中西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为深度解析行业标准、分享行业前沿经验搭建的高效交流合作平台。会议由研学旅游专家解读文化和旅游部研学旅游最新行业标准,分析研学市场痛点和破局方向,并聚焦行业痛点难点,深度剖析区域性研学旅游发展瓶颈,共商本地化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破除壁垒、明晰路径,搭建全产业链合作桥梁。呼和浩特博物院在交流会上隆重推介“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

“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自2023年2月,呼和浩特博物院实行“总分馆制”管理模式,整合了市内六家专题博物馆和一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由总院统筹呼和浩特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馆、昭君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五塔寺博物馆、丰州故城博物馆六个分馆和大窑考古遗址公园。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历史+科技+非遗”等多维体验体系,既是本地文化教育中枢,也是北疆文明的核心展示窗口。

多条主题研学线路:通过创新实践突破传统场馆限制,让文化触角覆盖更广范围。

单馆主题研学线路包括五塔寺博物馆“天文与非遗拓印”线路、公主府博物馆“清代建筑与文化沉浸”线路、昭君博物院“民族交融”线路。

馆际综合研学线路包括“青城文脉探古今”通识教育线路,串联呼和浩特博物院六馆一园核心资源;“北疆文化探索”主题贯通线路,覆盖呼和浩特博物馆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昭君博物院的民族团结主题、公主府的清代贵族生活与建筑符号;大窑遗址公园“石器文明探源”核心研学线路,从呼和浩特博物馆到大窑遗址公园。

季节性及特色延伸线路包括冰雪文化研学线路,在冬季结合内蒙古冰雪资源,与马鬃山滑雪场等场馆联动,开展“冰雪+文博”体验;“行走的博物馆”进校园线路,将五塔寺拓印、公主府建筑课等单馆活动送入学校,延伸至“文化传承少年说”小小讲解员训练营等长期项目。

“博研青城”核心意义凸显:多元价值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看得见”。

通过运营保障、数字赋能、品牌体系建设、交通优化、师资协同等多方面服务支持与创新,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品牌将文化遗产和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具有立体、综合的多元价值。

多条研学路线贯通阴山史前生态至清代边疆治理,以50万年文化层实证中华文明北方起源,以历史上的全程贯通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的。考古现场的实践(石器打制、地层分析)融合历史、地理、科技、人类学等多重学科,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通过昭君出塞和亲、清代边疆治理等历史史实,具象化展现游牧与农耕的文明交融史,深化国家认同和文明根脉传承。大窑遗址研学通过课程设计、中国科学院专家团队、馆内优秀教育专员分龄化讲解,形成研学的核心资源矩阵,兼具学术权威性和教育延展性,使研学教育兼具学术的严谨与探险的趣味。

呼和浩特博物院“博研青城”研学课程及线路以“总分馆制”资源整合为抓手,形成单馆深度体验与多馆主题联动并行的体系,覆盖历史、科技、建筑、民族交融等多领域,真正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看得见”。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