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文物局开展年末岁初安全工作督导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精神,1月24日,自治区文物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部分文博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工作组先后调研内蒙古博物院、将军衙署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实地检查消防监控室、安全设施设备、电气设备、开放管理及展厅安全,并查看人员值班值守等情况。针对春节期间活动人流大、活动多、情况较为复杂等特点,查看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全力以赴打好春节期间文物安全稳定工作主动仗。二是切实抓好文物博物馆单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按照安全工作“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加强排险除患,加强重点部位巡查防护,提高防护能力,确保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稳定。三是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严守应急值班纪律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开展针对性的演练,提升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下一步,自治区文物局将持续加大文物安全督导检查力度。
2025年全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长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1月2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局长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和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安排,聚力办好两件大事,主动担当、加压奋进,文化和旅游发展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活跃开放程度明显提升,文旅产品供给更加多元,服务保障质效显著增强,交出了可圈可点的高质量答卷。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文化和旅游工作,要求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为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将“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列为“六个行动”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把文旅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主攻方向、筹划了实践路径。文化和旅游事业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完全能够大有可为,也一定可以做大做强。聚焦实现2025年目标任务,会议要求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牵引,锚定“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目标,转变理念、创新举措、奋发进取,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旅强区。要重点推进艺术人才和作品强基、文物和文化遗产固本、国有院团改革攻坚、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文旅服务质量提升等“五个具体行动”,深入实施文旅品牌塑造、优质景区培育、产业融合促进、区域合作协同、自身能力提升等“五个落实工程”,从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入手,加力提速补短板、强弱项,以点带面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会议要求,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树牢有解思维、做到真抓实干,在守正创新中抢抓先机,在乘势而上中开启新局,为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作出更多文旅贡献。会上,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就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厅机关、文物局各处室及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盟市及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文旅系统各方面代表参加会议。
内蒙古群众艺术馆开展元旦节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随着元旦佳节的临近,为确保节日期间内蒙古群众艺术馆的安全生产,12月31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联合直属乌兰牧骑及物业公司,共同开展了全面的元旦节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此次排查工作的重点集中在馆内的消防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以及剧场内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对值班巡查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此外,对剧场及施工区域的安全保障措施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以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和底线。随着内蒙古群众艺术馆使用率的不断提升,群众对场馆安全生产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此,我们不断提升政治站位,严格执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时刻保持警惕,强化安全意识,严守安全规范,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公共文化环境。
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书记曹建恩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 12月19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曹建恩为全局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曹建恩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 推动内蒙古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内蒙古文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三个方面,系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中央和自治区层面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安排部署,并就围绕主线做好文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曹建恩指出,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向来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自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田广金等老一辈考古学家就在学术研究中深入发掘和阐释内蒙古地区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创美好家园的深厚文化底蕴。新时代,以孙金松同志为优秀代表的内蒙古文物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曹建恩强调,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物工作的主线,将其贯穿于考古发掘、展陈展览、文物保护等各领域,从工作推进、政策落实、机制完善等方面压实责任,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此次专题党课,进一步加深了自治区文物局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认知。大家表示,将在各自岗位积极工作,充分挖掘我区的文物资源和历史史实,展示好内蒙古的独特文化魅力,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考古学视野下的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开展“北疆文化”研究工作,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70周年,推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12月16日-12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考古学视野下的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业务培训班、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来自国内科研院所、考古文博研究机构、全国各高校及区内各盟市考古文博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支小勇主持开幕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及区外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作主旨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十年主要考古发掘工作(2015-202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支小勇主持开幕式。吉林大学副院长方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宝玉、山西大学教授王炜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朱存世、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岳够明主持专题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盖志勇主持闭幕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致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致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致辞研讨会分六大主题进行专题汇报和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与演化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26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各专家学者分别从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西辽河流域早期文明研究、仰韶时代-青铜时代黄河中游区域文明演进、宋辽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长城考古发现与当代价值、四普数据审核业务培训等方面深入探讨“北疆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阐释文物的多重价值内涵,用实物讲述内蒙古考古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长河中担当的使命任务。此次学术研讨会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化”综合性文化品牌,强化考古学世界一流学科培育的具体行动,是考古学科扎根中华大地,在新的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考古工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等系列讲话精神的扎实举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将进一步汇聚区内外相关考古文博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力量,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凝心聚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内蒙古力量。研讨会 现场合影出席研讨会的还有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故宫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文物出版社以及区内各考古文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
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开展“回眸岁月剪影 激发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了解我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状况,重温党和国家发展壮大的历史,激发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12月12日,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赴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位于赛罕区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内部,拥有96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是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一层的非遗民俗馆展示着内蒙古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层的丝绸之路音乐馆演绎着北疆文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融共生,三层的内蒙古电影博物馆诉说着内蒙古电影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时代追求。参加活动的党员们认真聆听讲解,细细品味定格在博物馆里的旧时光,在古今对比中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支部党员对身边历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热情和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未来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助力北疆文化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4年11月受捐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说明, 2024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直属单位未收到捐赠款物,无相关款物管理和使用信息公布,特此说明。
2024年度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推进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 11月27日,2024年度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推进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支小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截止目前,全区已经复核三普遗址点18655处,复核率达到88.43%,新发现文物遗址点1045处,已有65个旗县区完成实地调查任务。自9月份开展长城专项普查以来,各盟市迅速行动全面铺开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明长城、呼伦贝尔市金界壕专题文物普查实地复核工作。会议强调,全区各级文物部门要全面贯彻国家、自治区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求,落实好自治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与本地区公安、司法、纪检等部门的工作配合,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会议要求,各地文物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攻坚战,确保明年5月底前高标准完成实地调查任务。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配合做好基本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确保文物安全。依托四普建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库,有针对性地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守护文物本体安全。准确掌握遗址认定标准,精准判断遗址分布,坚持“应查尽查、应保尽保”原则,全面系统收集区域内各类文物线索,及时纳入保护名录,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会上,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同志就长城专项普查数据复核、自治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两线信息采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认定与公布、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前置审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建设、推进“一文物一策”、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文物安全形势与任务等工作进行了系统性政策讲解,与会人员围绕工作中所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研讨。自治区文物普查总队、各盟市普查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普查队负责同志共50余人参加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参加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发布会并获证书, 11月26日,20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入选案例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发布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CRIHAP)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IRC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ICHCAP)支持。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的“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校计划’”凭借创新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成功入选该案例。并在发布会上受颁证书,属首次荣获国际组织相关奖项。会上,亚太非遗国际培训中心主任张晶介绍了案例征集活动的背景和成果,并发布了“2024年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入选案例中英文版成果册,中国、日本和韩国亚太中心主任或其代表为入选案例的申报机构颁发证书。此次案例征集活动自2024年6月启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及亚太地区多国热烈响应,征集阶段共收到200余个申报案例。经专家评议等环节,27个案例最终入选。入选案例申报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非遗保护机构、大学、基金会、社会团体和企业,涉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良好的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以及气候行动等,涉及的非遗门类涵盖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此次荣誉不仅是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校计划”案例的认可,更是对内蒙古非遗保护全体参与者和支持者的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自治区文物局召开2024年度第三方文物保护项目评审服务工作推进会, 11月22日下午,自治区文物局召开2024年度第三方文物保护项目评审服务工作推进会。第三方文物保护项目评审咨询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关福财、各处室相关负责同志和业务承办人员参加会议。第三方文物保护项目评审咨询服务机构通报了2024年度我区文物保护项目方案和预算评审、项目验收等评估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就评审服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建议。双方围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评审效率、加快预算执行、拓展服务内容、加强工程监管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开展文物保护项目第三方评审咨询,对提升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自治区文物局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补足了我区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方面缺少专业力量的短板,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自治区文物局将充分发挥第三方文物保护项目评审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依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相关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加大文物保护项目储备、申报及监管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好财政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升我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水平。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