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亮丽内蒙古文旅推介会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 2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你好!中国”亮丽内蒙古文旅推介会在韩国首尔隆重举办。驻韩国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刚参加推介会,首尔市观光协会、首尔观光产业论坛、中国南方航空韩国支店、韩中文旅协会代表等40余家企业代表及6家韩国媒体和记者参加推介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国铭在推介会致辞并推介,中韩两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一直以来两国人民共同书写着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合作佳话。内蒙古地处中国正北方,广袤辽阔、风光壮美、文化灿烂、交通便捷,诚挚邀请韩国的朋友们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自然风光之美、人文风韵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首尔市观光协会会长赵泰淑表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可持续旅游”已成为一大热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行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和纯净的自然环境正契合这一趋势,相信未来会吸引更多韩国游客的目光。她期待看到更多的韩国游客能够踏足内蒙古的草原和沙漠,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收获独特的旅行体验。推介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响沙湾旅游景区和内蒙古中世国旅等7家单位进行了推介,重点围绕内蒙古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包机、特色玩法体验等做了沉浸式产品。内蒙古艺术剧院演员表演了精湛的民族歌舞,让在座嘉宾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豪迈,领略内蒙古的独特魅力。韩方参会企业表示,通过此次推介会,他们对内蒙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共有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在丰富旅游产品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双方旅游企业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在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共享资源、共赢合作、共同发展,努力将内蒙古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小雪花撬动大市场 内蒙古做热冰雪游, 春节假期,纷纷扬扬的小雪花将内蒙古装扮一新,宛若童话世界。各族群众走出家门,投身多姿多彩的节日活动之中,与国内外游人一起戏冰雪、迎新春。从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内蒙古有着长达7个月的雪季,而且冰雪与草原、山地、森林、沙漠、火山、温泉等交融,形成丰富多样的冰雪旅游资源。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依托冰雪资源优势,推动“冰雪+体育”、“冰雪+赛事”、“冰雪+文化”等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春节假期,在诸多冰雪旅游业态和项目带动下,全区接待国内游客3058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217亿元。积极发力 做热市场内蒙古位于冰雪黄金纬度带,唯美的雪地景观、多彩的民俗风情,共同织就了浪漫的冬日胜景。入冬以来,内蒙古分三批次推出特色冬季旅游产品,游客可沉浸式体验百余项文旅活动。阿尔山旅游度假区是国内外游客体验冰雪的欢乐地之一。春节期间,阿尔山将冰雪、体育、民俗、研学、康养等有机整合,助推冰雪运动游持续升温。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瑞说:“以春节假期为契机,我们推出‘畅享之旅免票月’‘大学生免票月’等多项优惠政策,餐饮、酒店等企业纷纷承诺‘不涨价’,还推出了特色套餐。"春节假期,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人头攒动,流光溢彩的“火山之夜”游客嗨歌季活动让冬日的乌兰察布更加浪漫。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乌兰察布市以“观星、赏月、游火山”“滑雪、美食、泡温泉”为主力产品,策划推出“百天百场”冬季旅游系列活动,满足游客出行需求。“这个冬天,内蒙古通过举办‘歌游内蒙古·歌声伴我去旅游’系列活动,打造‘歌游内蒙古·跟着赛事去旅游’产品矩阵,推出‘歌游内蒙古·寻味美食去旅游’冬季美食产品,全力助推内蒙古冰雪旅游出彩出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孙国铭说,内蒙古还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冬季旅游的魅力,享受一个温馨、深刻且富有意义的浪漫冬日。多方联动 提升品质内蒙古积极拓展周边省区市的旅游市场,通过联动打造旅游协作区,以“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为引领,整合四季旅游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业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主客共享、四季皆可游”的“诗和远方”。这个雪季,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体育、商务、交通、铁路、民航、电力、通信等部门共推冬季旅游出彩,拿出切实举措引客、待客、宠客。同时,强化柔性执法服务。春节假期,内蒙古通过加强组织调度、强化路网监测、科学调配运力、增强应急保障服务等举措为出行保驾护航,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循环清雪里程22.1万公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应急救援点230个、床位490张,还有医药箱和24小时热水供应点等。对大流量服务区加强现场疏导。同时,气象部门多渠道及时发布气象、出行、充电等信息,引导大众合理安排行程。为全面打造以“歌游内蒙古”品牌形象为主的宣传推广体系,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内蒙古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客源地机场、车站开展宣传推介,围绕游客怎么来、怎么游,与各大城市旅行社精准对接,与呼铁局密切合作增开专列,推动高铁畅游内蒙古,让冰雪旅游火起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介绍,内蒙古加快文化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体育公园、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步行街等,搭建一批体育赛事活动平台。重点改建、扩建一批旅游景区内的体育场地设施,打造一批集运动、康养、旅行等于一体的文体旅度假区、目的地,推出一批文体旅融合“网红”打卡地。夯实基础 创新发展近年来,内蒙古创建了金龙山、美林谷、凤凰山、马鬃山等一批滑雪旅游度假地;打响了“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内蒙古冰雪旅游那达慕”、“向西一步去滑雪”等一批冰雪旅游品牌;推出了“嬉冰驭雪、激情飞扬”穿越兴安自驾之旅等一批主题精品线路,冰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内蒙古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政策供给。主动顺应文体旅新趋势、瞄准游客新需求,出台《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丰富文旅业态的若干措施》等指导性文件。以体育赛事活动、竞赛表演等为牵引,支持鼓励全区A级以上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结合各自实际嵌入马术骑乘、健身休闲、山地越野、冰雪运动、那达慕大会、大众冰雪季等体验项目。未来,内蒙古将继续积极谋划推进“冰雪+体育”、“冰雪+赛事”、“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业态和项目,促进冰雪运动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满足游客对冰雪的多元需求,不断延伸和完善冰雪产业链。张锐表示,内蒙古将抢抓政策窗口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积极谋划推进“冰雪+”业态和项目创新发展,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内蒙古实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公布《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提出实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方面,《计划》明确,围绕交通运输、商贸、文旅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发展路衍经济,打造一批旅游示范公路、旅游示范服务区。保持旅游业快速增长态势。在全区新培育20个以上3A、4A级旅游景区。推进“旅游四地”建设,大力促进文商、旅商、体商融合发展,谋划建设“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产业链,促进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花费“三增长”。精心策划四季旅游活动,切实加大精品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中国北疆最美公路。积极组织“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等一系列活动,办好自治区第35届旅游那达慕、第21届冰雪那达慕、满洲里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等,打造高水准文体旅活动。重点打造“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力争全年全区游客数量突破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500亿元。在大力提振消费方面,《计划》明确,持续培育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赛事经济、会展经济等消费新增长点,进一步促进文旅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呼和浩特市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健全老字号“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继续培育国货“潮品”消费热点。(董亮)
银发旅游列车发展驶上“快车道” 商旅文体融合燃动消费热潮, 央视网消息:2月11日,商务部等9单位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围绕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在增加银发旅游列车服务供给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支持和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开发和运营银发旅游列车、旅游铁路专线;将银发旅游列车改造按规定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建立银发旅游列车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产品体系。在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方面,研究制定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化、舒适化改造相关标准,推动车站及配套设施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结合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引导各地文化和旅游场所完善适老化设备设施和服务,设置老年游客绿色通道。在提升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水平方面,适量配置医疗、老年照护专业服务人员,明确列车上产生的诊疗费用可按有关规定进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支持特色美食、老字号产品、非遗技艺等上列车。在优化银发旅游列车发展环境方面,丰富针对银发群体的保险产品,扩大保障范围和覆盖人群;鼓励地方开展旅游列车主题促消费活动,依托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旅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推广。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表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商务部: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在11日的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发旅游列车的增开不仅创新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还促进了商旅文体融合的发展。商务部表示,指导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将旅游列车纳入地方促消费政策支持范围,鼓励当地知名餐饮、住宿、居民生活服务及老字号企业与旅游列车加强合作,支持特色美食、优质服务、老字号产品上列车,丰富餐饮等服务供给。同时,鼓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文旅、铁路部门开展旅游专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支持国铁集团和旅游列车运营企业利用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旅博会等展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推广,扩大旅游列车国际影响力。此外,商务部还将加快完善服务消费“1+N”政策措施体系,围绕家政服务消费、文化和旅游消费、数字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务实管用的服务消费支持政策,发挥部门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跟着电影品美食”等一批服务消费促进活动,激发服务消费活力。孔德军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发挥好服务消费牵头部门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落地,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商务部: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不会挤占客运高峰时段在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银发旅游列车面向的是所有年龄层旅客,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不会挤占春运等客运高峰时段。近年来,依托铁路资源优势,旅游列车保持较快发展,“熊猫专列”“呼伦贝尔号”“丝路梦享号”等品牌旅游列车不断推出。2024年全路开行旅游列车列数,较2019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47%、20%。但我国旅游列车市场总体仍处于发展阶段,旅游列车数量和承运量占比较低。孔德军表示,随着老年群体的扩大和文旅消费需求的释放,银发旅游列车发展潜力巨大,结合老年人时间灵活的特点有效利用客运非高峰时段运力资源,更好满足银发群体旅游需求,实现投资和消费双向互促。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发旅游列车面向的是所有年龄层旅客。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是在服务各年龄层消费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老化设施和服务,提高旅游列车对老年旅客的包容性、增强老年人福祉的一项举措。孔德军称:“我们欢迎大家带着老人、孩子一起选乘银发旅游列车,在列车上共享天伦之乐。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不会挤占春运等客运高峰时段。老年人时间相对充裕,安排较为灵活,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就是根据这个特点,充分利用客运非高峰时段,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出行服务。”
内蒙古组织参加京津冀“过大年”系列活动, 为做好京蒙协作旅游倍增行动,春节前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商,内蒙古积极组织文艺院团参加了京津冀“过大年”系列活动,向首都各界展现北疆文化魅力,推动京蒙两地人员往来,促进旅游消费增长。自1月15日至2月2日,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民族乐团以及内蒙古霍林郭勒市乌兰牧骑、呼伦贝尔根河市乌兰牧骑、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乌兰牧骑分别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上演14场精彩演出,丰富多彩的北疆文艺为首都观众的新春增添了一抹文化韵味和欢乐氛围。内蒙古艺术剧院《四季》合唱专场音乐会率先“发声”,在首都舞台上唱响北疆声韵;内蒙古艺术剧院《万马奔腾》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向观众展示了马头琴演绎的民族风情与现代韵味;查干乐团专场音乐会用内蒙古科尔沁民乐为观众送上新春祝福。根河市乌兰牧骑精心选派了6名优秀歌舞演员,带来独唱《东泉》、小合唱《你好!敖鲁古雅》、舞蹈《浪漫的鼓声》等节目。舞台上,演员们用嘹亮的歌声、灵动的舞姿,生动展现了敖鲁古雅使鹿部鄂温克族的生活风貌与文化魅力,让现场游客沉浸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乌兰牧骑团队,用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带领首都人民“歌游内蒙古”,共赴草原之境。14场晚会内容丰富,得到现场观众们的热烈响应,好评不断。本次内蒙古参与京津冀“过大年”系列活动,为两地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更在弘扬中华文化、展现内蒙古风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将内蒙古马头琴、舞蹈等独特元素融入其中,让首都民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内蒙古的魅力与热情。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内蒙古与首都地区的文化联系,也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参与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内蒙古力量。
2025年“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在吉隆坡举行, 1月25日晚,2025年“欢乐春节”全球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 五洲同欢”演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部长张庆信出席活动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奥托内视频致辞。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扎希德,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前,1200架无人机点亮吉隆坡夜空。启动仪式上,各界嘉宾共同为醒狮点睛,开启2025年“欢乐春节”活动。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埃及、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艺术家联袂表演了《新岁华章》《祝福》等节目,充分展示春节文化元素,营造了团圆幸福、祥和美好、五洲同欢的热烈氛围。“欢乐春节”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25年。2025年将迎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欢乐春节”活动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500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演项目,包括新春音乐会、广场庆典、春节庙会、全球彩灯点亮、行走的年夜饭等活动,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庆共享中国春节的幸福时光。
京蒙文旅协作再上新台阶——我区87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联合开展北京市居民免门票活动, 北京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是全区各大景区的“必争之地”。开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有A级旅游景区抱团出击,不断顺应市场变化,持续挖掘景区潜力,丰富产品业态,深挖北京客源市场,联合推出优惠措施,携手吸引北京游客。从2025年1月起至6月底,内蒙古自治区包括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北方兵器城、额尔古纳湿地景区、乌兰毛都草原风景区、大青沟旅游区、阿斯哈图石林、乌拉盖草原九曲湾景区、岱海旅游区、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乌梁素海旅游区、阿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二连浩特市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在内的87家国有A级旅游景区联合推出北京市居民免门票活动。在此期间,北京市居民凭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暂住证)享受活动景区免票入园的优惠。此项优惠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深化京蒙协作,增进两地文旅交流合作,为游客带来实惠,为景区带来客流。附件:2025年1-6月份面向北京市居民免票的国有收费A级旅游景区名单.pdf
内蒙古文旅星推官名单揭榜, 为全面打响“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1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文旅星推官交流展示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现场揭晓了在内蒙古文旅星推官决赛中脱颖而出的20位选手,并正式授予他们“内蒙古文旅星推官”荣誉称号。同时,授予越野一族(北京)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亮、上海市内蒙古商会秘书长毕雪松、自媒体达人阿古达木等6人为“内蒙古文旅特邀星推官”荣誉称号,为驻北京、山西、上海、山东、深圳商会授予“内蒙古文旅宣介窗口”,特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上海办事处、驻深圳办事处“内蒙古文旅对外协作单位”。同时,内蒙古文旅创新实验教育基地正式揭牌。设立这个基地旨在通过创新数字文旅人才培养方式,助力自治区文旅宣传工作水平提升,共同为自治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此外,来自呼伦贝尔、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乌海的文旅星推官代表作了精彩的主题推介,展示了北疆大地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和创新成果。一直以来,无数满怀热爱、满腔热情宣介内蒙古文旅的朋友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为内蒙古文旅事业发展真情投入、全力以赴、绽放光彩,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宣传和推介内蒙古,让内蒙古文旅的声音更广、品牌更响。“内蒙古文旅星推官”荣誉称号,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长期以来为家乡文旅事业鼓与呼的肯定与鼓励。文旅星推官以热忱为笔、以真情为墨,用心用情用力描绘传播着祖国北疆“浪漫之春”的生机盎然,“清凉之夏”的沁人心脾,“绚丽之秋”的层林尽染,“奇幻之冬”的银装素裹,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走进内蒙古、爱上内蒙古。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孙国铭说,每一位星推官都是内蒙古文化旅游的使者,肩负着将内蒙古之美传递给世界的重任,他希望内蒙古文旅星推官们积极争做内蒙古文旅宣介的实践者、内蒙古文旅宣介的开拓者、内蒙古文旅宣介的引领者,聚焦“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专业精神,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区外游客前来领略内蒙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感受富有活力的诗与远方,携手打造“亮丽内蒙古”更美好的明天。
全国百名大学生文旅推荐活动正式启动, 1月9日,“寒假冰雪去哪里·内蒙古来宠你”招募全国百名大学生内蒙古冬季研学旅游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国26个省份82所高校的100名大学生分别抵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阿尔山市、锡林郭勒盟6个盟市,开启为期4天的研学旅游活动。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6个盟市的文化旅游部门共同筹办,作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招募优秀大学生作为“内蒙古文旅推介官”,以年轻人视角宣传和推广内蒙古丰富的冬季旅游资源,全方位弘扬“北疆文化”,全力打响“歌游内蒙古”品牌,为内蒙古冬季旅游注入全新活力与强劲动力。聚焦青年力量,创新文旅新视角本次活动特别选取了100位具有自媒体影响力的在校大学生参与,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粉丝受众基础,更拥有持续创作优质内容的能力。这些年轻的文化传播者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挖掘更多关于内蒙古的故事,展现北疆大地的魅力风光,同时,依托于“全国百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活动传播度和曝光度,吸引更多游客赴内蒙古旅游,助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打造沉浸式体验,深度宣推地方文化在精心设计的行程中,大学生们将穿梭于六大盟市之间,亲身体验包括冬季冰雪旅游场所、民俗非遗展示场所、文物文博场馆以及特色美食体验场所在内的多元景点。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与风土人情,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创作素材,便于进行长期、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推广,提升内蒙古文旅推广的深度与广度。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多维度扩大社会影响本次活动依托中央级媒体、自治区、盟市地方媒体以及大学生个人自媒体的力量,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网络。通过发布预热视频、活动期间的实时报道、总结视频以及人物故事视频等形式,持续保持话题热度,进一步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内蒙古丰富的文旅资源将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中,进一步促进内蒙古冬季旅游品牌的塑造,为内蒙古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书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助力内蒙古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内蒙古博物院:内博迎“晋亲” 文旅新体验, 2025年1月以来,随着集大原高铁的畅通,内蒙古博物院成为蒙晋两地旅游黄金线路上不可错过的打卡地,来自山西的游客与旅行团人数不断上升。1月11日,30余名来自山西的游客乘坐集大原高铁到达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作为旅行团第一站参观地点,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和专业的讲解为游客朋友献上了跨省旅途的美好体验。游客们纷纷表示,此次跨省旅途不仅感受到了内蒙古人民的热情,也非常开心将内蒙古博物院作为了解内蒙古历史文化的第一站。来自太原的王先生也感慨道:“现在三个多小时就能到呼和浩特市,过年期间我还会带着全家人一起再来内蒙古博物院参观,让他们也来感受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场时空转换的旅程中,内蒙古博物院将以最热情的服务迎接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让您尽享文化盛宴。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