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年鉴(2024卷)》和《历史与文化...

    2024-12-20 朗读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年鉴(2024卷)》和《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文旅丛书编撰业务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为进一步推进《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年鉴(2024卷)》和《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文旅丛书编撰和统稿工作,12月16日至18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呼和浩特市举办《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年鉴(2024卷)》和《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文旅丛书编撰业务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2位老师,分别就年鉴的框架设计、基本术语、编写规范以及文旅丛书的统稿原则、文化传承等系列问题作了详尽的讲解与剖析。通过本次培训班的精彩授课,进一步提高了参训人员对文旅年鉴和文旅丛书的政治站位,明晰了打造精品年鉴和丛书的方法路径,切实掌握了实用高效的撰写要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机关、直属单位和盟市文旅局等单位共8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班。

  • 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书记曹建恩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

    2024-12-20 朗读

    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书记曹建恩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 12月19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曹建恩为全局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曹建恩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 推动内蒙古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认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内蒙古文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三个方面,系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中央和自治区层面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安排部署,并就围绕主线做好文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曹建恩指出,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向来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自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田广金等老一辈考古学家就在学术研究中深入发掘和阐释内蒙古地区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创美好家园的深厚文化底蕴。新时代,以孙金松同志为优秀代表的内蒙古文物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并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曹建恩强调,要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物工作的主线,将其贯穿于考古发掘、展陈展览、文物保护等各领域,从工作推进、政策落实、机制完善等方面压实责任,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此次专题党课,进一步加深了自治区文物局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认知。大家表示,将在各自岗位积极工作,充分挖掘我区的文物资源和历史史实,展示好内蒙古的独特文化魅力,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

  •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考古学视野...

    2024-12-18 朗读

    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考古学视野下的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开展“北疆文化”研究工作,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70周年,推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12月16日-12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考古学视野下的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业务培训班、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来自国内科研院所、考古文博研究机构、全国各高校及区内各盟市考古文博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支小勇主持开幕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及区外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作主旨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十年主要考古发掘工作(2015-202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支小勇主持开幕式。吉林大学副院长方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宝玉、山西大学教授王炜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朱存世、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岳够明主持专题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盖志勇主持闭幕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致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致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致辞研讨会分六大主题进行专题汇报和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与演化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华夏文明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的26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各专家学者分别从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西辽河流域早期文明研究、仰韶时代-青铜时代黄河中游区域文明演进、宋辽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长城考古发现与当代价值、四普数据审核业务培训等方面深入探讨“北疆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阐释文物的多重价值内涵,用实物讲述内蒙古考古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长河中担当的使命任务。此次学术研讨会是进一步打造“北疆文化”综合性文化品牌,强化考古学世界一流学科培育的具体行动,是考古学科扎根中华大地,在新的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考古工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等系列讲话精神的扎实举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将进一步汇聚区内外相关考古文博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力量,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凝心聚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内蒙古力量。研讨会 现场合影出席研讨会的还有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故宫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文物出版社以及区内各考古文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

  • 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开展“回眸岁月剪影 激发奋进力...

    2024-12-13 朗读

    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开展“回眸岁月剪影 激发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了解我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状况,重温党和国家发展壮大的历史,激发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12月12日,自治区文物局党支部赴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位于赛罕区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内部,拥有96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是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一层的非遗民俗馆展示着内蒙古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层的丝绸之路音乐馆演绎着北疆文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交融共生,三层的内蒙古电影博物馆诉说着内蒙古电影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时代追求。参加活动的党员们认真聆听讲解,细细品味定格在博物馆里的旧时光,在古今对比中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支部党员对身边历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热情和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未来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助力北疆文化建设。

  •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

    2024-12-09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12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宣读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的相关批复,审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等文件,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后,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李广做了题为《关注标准“软法”价值和“硬法”趋势,务实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的专题讲座。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业务指导,负责全区文化、旅游领域标准制修订以及宣贯实施等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49名委员和4名顾问组成,分别来自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职能部门等单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旅游民宿、生态旅游、餐饮服务、旅游商品、特种服务项目等多个领域的标准,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一届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标委会将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不断加强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助力我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 全区旅游工作现场会暨冬季旅游推进会议召开

    2024-12-03 朗读

    全区旅游工作现场会暨冬季旅游推进会议召开, 11月30日至12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旅游工作现场会暨冬季旅游推进会议在乌兰察布市召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有关班子成员及12个盟市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文旅部门负责人参会。会上,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作典型发言,介绍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冬季旅游发展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做法。各盟市文旅部门负责人结合本地实际,聚焦如何让市场活起来、活动热起来、宣传火起来等进行交流发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在会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十分关心关注,近期在甘肃、福建、安徽、湖北等省市考察时,反复强调要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就相关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把握大势、认清形势、顺应趋势,形成共识、凝聚合力、主动作为,进一步激活冬季旅游市场。要树立“游客思维”,把游客需求放在第一位,重点围绕“来了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买什么”,从前期策划、业态布局、接待服务、企业经营、行业监管、氛围营造等方面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整体提升,打造更多具有记忆点、辨识度的旅游产品,为广大游客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旅游体验。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转变宣传思路、改革宣传举措,做大“一个平台”,整合各类官方账号,形成热点发现机制、话题跟踪机制,打出宣传组合拳;重点聚焦“两个群体”,量身开发更多满足年轻人和孩子需求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放大年轻人的消费力,带动各年龄群体深入了解内蒙古、喜爱内蒙古、向往内蒙古;用好“十支力量”,以干部职工、自媒体群体、游客群体、导游群体、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形象大使和文旅推荐员、景区、自治区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和外埠商会、各级文旅部门、文旅企业为核心,持续扩大全网宣传效应。要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包联、调度、激励、跟踪、协同机制,形成集成作战、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会议还就进一步打响“歌游内蒙古”品牌、抓好冬季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引客入蒙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2024年“12·4”国家宪法日...

    2024-12-04 朗读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2024年“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营造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浓厚氛围,国家宪法日当天,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包括宪法宣誓、专题讲座、法律咨询和普法教育等内容。活动在庄严的宪法宣誓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专门布设展区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文本、普法读物、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活动邀请内蒙古党校白羽弘老师作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专题讲座,深入宣讲阐释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生动实践,有力提升区直文旅系统干部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的改革内生动力。在今年的“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中,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开展普法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活动,努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鹏飞,文物局、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及新任职干部和社会各界有关群众参加活动。

  • 2024年度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

    2024-11-28 朗读

    2024年度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推进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 11月27日,2024年度全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推进会在呼伦贝尔市召开,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支小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截止目前,全区已经复核三普遗址点18655处,复核率达到88.43%,新发现文物遗址点1045处,已有65个旗县区完成实地调查任务。自9月份开展长城专项普查以来,各盟市迅速行动全面铺开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明长城、呼伦贝尔市金界壕专题文物普查实地复核工作。会议强调,全区各级文物部门要全面贯彻国家、自治区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求,落实好自治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与本地区公安、司法、纪检等部门的工作配合,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会议要求,各地文物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攻坚战,确保明年5月底前高标准完成实地调查任务。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配合做好基本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确保文物安全。依托四普建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库,有针对性地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守护文物本体安全。准确掌握遗址认定标准,精准判断遗址分布,坚持“应查尽查、应保尽保”原则,全面系统收集区域内各类文物线索,及时纳入保护名录,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会上,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同志就长城专项普查数据复核、自治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两线信息采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认定与公布、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前置审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建设、推进“一文物一策”、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文物安全形势与任务等工作进行了系统性政策讲解,与会人员围绕工作中所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研讨。自治区文物普查总队、各盟市普查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普查队负责同志共50余人参加会议。

  •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参加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

    2024-11-28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参加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发布会并获证书, 11月26日,20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入选案例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发布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CRIHAP)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IRC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ICHCAP)支持。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的“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校计划’”凭借创新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成功入选该案例。并在发布会上受颁证书,属首次荣获国际组织相关奖项。会上,亚太非遗国际培训中心主任张晶介绍了案例征集活动的背景和成果,并发布了“2024年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入选案例中英文版成果册,中国、日本和韩国亚太中心主任或其代表为入选案例的申报机构颁发证书。此次案例征集活动自2024年6月启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及亚太地区多国热烈响应,征集阶段共收到200余个申报案例。经专家评议等环节,27个案例最终入选。入选案例申报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非遗保护机构、大学、基金会、社会团体和企业,涉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良好的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以及气候行动等,涉及的非遗门类涵盖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此次荣誉不仅是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校计划”案例的认可,更是对内蒙古非遗保护全体参与者和支持者的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联合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在红格尔...

    2024-11-26 朗读

    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联合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在红格尔苏木开展“送欢乐、送文明” 基层服务活动, 11月22日,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联合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深入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以文艺表演为载体传承优良传统,弘扬北疆文化。图为开场歌舞《赞歌》 陈琳/摄图为器乐合奏《奔腾》 陈琳/摄活动在欢快的舞蹈中拉开帷幕,演员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热情四溢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激昂的马头琴演奏、悠扬的长调独唱、精彩的蒙古舞展示……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让现场牧民群众瞬间沉浸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这些节目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欢乐,更传承了蒙古族能歌善舞的文化基因,展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很高兴在2024年,我们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与四子王旗乌兰牧骑一同来到红格尔苏木,参加送欢乐送文明文艺活动。2018年,同样是在这个寒冬腊月的季节,我们一同把欢乐文明送到边防战士、农牧民群众身边。此次活动恰逢我们‘学创演’的主题,我们还有一支队伍在为基层乌兰牧骑做培训活动。今后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创作出更多精彩的演出来更好的服务农牧民群众和边防战士。”舞蹈演员吴佳说。图为队员们深入到老人家中进行表演   陈琳/摄图为牧民群众现场感受文化的深厚底蕴 陈琳/摄除了文艺演出,乌兰牧骑队员还与牧民群众亲切互动、深入到老人家中送去表演,小小的屋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老人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此次活动让牧民群众在娱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北疆文化的传承更具生命力。图为队员们表演舞蹈《万丽》 陈琳/摄图为队员们英姿飒爽的舞姿 陈琳/摄“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联合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深入到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当我们看到牧民朋友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我们更是从心中感到高兴。我们会用心去表演每一个节目,把最精彩的文化大餐奉献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乌兰牧骑的力量,让文明之风吹遍四子王旗的每一片土地,让欢乐的种子在牧民心中生根发芽,我们也会继续传承好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让红色文艺轻骑兵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领队邢力莉说。此次活动,是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通过“送欢乐、送文明”,乌兰牧骑将北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基层的土壤,让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促进内蒙古地区文化繁荣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