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剧人在奥克兰会“知音”, 湖北武汉,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九省通衢”;新西兰奥克兰,南太平洋的“风帆之都”。在江与海的碧波之间,一场跨越赤道的文化对话有序开展。近日,奥克兰连续举办多场“知音湖北·京韵四海”展演交流活动,以文旅为桥,连接起两座“水城”的文化脉络与民众情谊。5月9日晚,奥克兰地标性建筑西维克剧院内座无虚席,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知音湖北·京韵四海”新西兰奥克兰京剧专场演出在此举办,在楚韵京腔中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武汉作为京剧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历来重视保护、传承与弘扬京剧文化。当晚,湖北省京剧院精选了《三岔口》《白蛇传·游湖》《四郎探母·坐宫》《杨门女将·巡营》和《寿州救驾》5部经典折子戏,为奥克兰观众献上了一道精彩的京剧大餐。其中,《三岔口》以“无光胜有光”的虚拟化表演,通过中国的一级演员吕蒙、优秀青年演员张青民的腾挪翻转,将暗夜中的试探与搏击演绎得惊心动魄。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小蝉担纲主演的《四郎探母·坐宫》,则充分展示了老生唱腔的醇厚韵味,引得观众叫好连连。在演出的互动环节,观众踊跃登台体验京剧表演。新中友好协会奥克兰分会副主席内维尔·康特夫妇现场体验了京剧念白;12岁的武术爱好者安妮在武戏老师的带领下耍起了花枪,招式有模有样,颇具小武生的风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还在演出开始前进行了“知音湖北”推介。热情邀请新西兰游客搭乘30天免签入境的“东风”,到湖北登黄鹤楼、攀武当山、游长江三峡、赏四季花海、品恩施玉露、尝武汉热干面。西维克剧院大厅同步举行“知音湖北”图片展,通过展示湖北17个地市州的代表性风景和人文图像,让新西兰观众深度感知荆楚文化魅力。次日,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与湖北省京剧院携手在奥克兰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弦歌舞京韵·粉墨会知音”京剧艺术讲座。湖北省京剧院副院长朱凤英以“为什么一句唱腔能绵延20秒”“如何从脸谱颜色瞬间识别忠奸”和“京剧武生和全黑队(All Blacks)的‘哈卡’谁更考验爆发力”等趣味话题开场,系统讲解了京剧的历史流变、行当分类与艺术特质,带领现场观众走进京剧艺术大门。讲座展演和互动环节,湖北省京剧院艺术家以全套舞台妆造亮相,在文武场乐队伴奏下多次返场表演,观众直呼过瘾。王小蝉与新西兰毛利歌手埃鲁·奥内罗阿以京剧唱腔与毛利咏唱激荡起艺术的共鸣。活动现场,小观众黛西观众体验了京剧脸谱装扮,看着镜子里不一样的自己,她雀跃欢呼:“原来京剧这么有趣,我想学习它。”当天,湖北省京剧院一行还与新西兰白云京剧社、蓝天京剧社等京剧社团的票友进行了交流,票友演唱起了《穆桂英挂帅》《钓金龟》《锁锦囊》《铡美案》和《赵氏孤儿》等剧目片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京剧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建文表示,此次以戏会友的“知音湖北·京韵四海”系列活动,正是对千年“知音”文化的当代诠释,推动中新文明互鉴再谱新章。未来,将持续以京剧为媒,邀请更多新西兰友人共赴荆楚之约、中国之约,拓展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王添艺)
福建举办银发研学主题产品推广活动, 5月10日,2025年福建省银发研学主题产品推广暨“从石库门到长征源——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活动在三明市泰宁县举办。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民政厅、三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现场,银发研学首发团正式发车,60名来自教育、医疗等行业的长者开启为期3天的泰宁银发研学之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推出“世遗养心福地游”“万古福茶山水韵”“观山阅海自在享”“一碗福建福味来”“福见好戏润民心”“追忆征程温初心”等六大主题研学产品。银发旅游达人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眼中的银发旅游。活动现场还发起了“点亮历史 AI旅游”寻找中央红军长征路记忆活动,向全社会征集并利用AI技术复活抗战老照片,让历史场景“活”起来。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非遗体验展位以及泰宁特产与文创展位,通过“可观、可品、可玩”的互动形式,生动展现泰宁丰富的研学资源。与会嘉宾还前往泰宁红军街、宁化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精神力量。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将立足特色、整合资源,推出银发研学主题产品,通过八闽文化浸润、康养资源赋能、研学体验升级,让银发群体在八闽山水间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李金枝)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在合肥举办, 5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据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将举办开幕式及主论坛、14场分论坛和“科技·点亮网络文明时空”主题活动。今年是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的第5个年头。本届大会针对网络主播培育管理、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等网络文明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话题,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和社会关注。据了解,本届大会成果发布较往年覆盖更广,主论坛将发布2025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和青年网络文明倡议,14场分论坛将发布网络文明建设领域的一系列新成果,全方位展现“十四五”期间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网信办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近年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创新方法手段,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回应广大网民对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谈及安徽省在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与安徽文化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安徽省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强化融合创新理念,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着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据悉,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王彬)
浙江:“5·19中国旅游日”旅游惠民力度大, 日前,从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获悉,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结合“游”这一场景,联合国铁集团积极推动开行旅游列车。“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日当天,在浙江宁波举办旅游专列发车仪式,高铁车站、铁路12306APP以及全国4000余列动车组列车开展旅游日主题宣传。同时,指导行业协会在主题月期间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金融平台绑定合作景区,游客扫码消费享受随机立减优惠。“5·19中国旅游日”相关活动期间,各地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推出大力度惠民举措。青海启动2025年“山宗水源 惠游青海”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惠民资金达3000万元,依托线上平台,联动文旅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推出涵盖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等领域的消费满减惠民措施。北京通州区发布“赏花+”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打卡路线。河南南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惠享南都 畅游南阳”二季度文旅系列专项促消费活动,组织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发放文旅专项消费券。行业协会方面,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动会员单位推出“景区欢乐消费季”,联动全国景区积极出台惠民措施。参与活动的景区实行门票折扣或免门票优惠;针对学生、教师、老人、军人、医护人员等特定群体,凭有效证件可享受规定的折扣优惠。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出惠民服务倡议书,倡导旅行社推出惠民措施,设计“5·19专属礼包”(如景区免票、酒店折扣、机票立减等),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清晰公示优惠规则。平台方面,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绑定合作景区,游客扫码消费享受随机立减和满减优惠。当当网深化“阅读+旅游”融合,推出带本好书去旅行活动。(魏彪)
建设“品质江苏”文旅系统在行动, 江苏省政府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并解读《“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实施“品质江苏”建设行动的具体举措。据介绍,《行动方案》由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明确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安全守护、放心消费、质量共治六大行动,推出21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全年培育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拓展首发首秀首展首店、夜娱夜游夜购夜食夜健等消费场景。办好文旅消费推广季、乡村旅游节等活动,优化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一批放心消费商店、网店、直播间、餐饮店等基础单元及放心消费市场、商圈、景区等集聚区。推进旅行社等级评定和星级旅游饭店、绿色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评定。会上介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在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安全守护、放心消费等方面发力,让文旅有热度、有品质。一是以“品质供给”加码幸福生活,坚持惠民生与促消费相结合,推动更多文博场馆和旅游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二是以“品质活动”激发消费潜能,遴选发布56条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策划推出四大类17项重点活动,推出个性化、特色化线路产品,带动人气火爆、消费旺盛。三是以“品质服务”实现近悦远来,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和游客关切,努力以强监管、优服务维护文旅市场良好口碑,让境内外游客在江苏游得更加安心、舒心、放心。(邰子君)
上海21条措施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聚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行动计划》聚焦6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行动计划》明确,发挥都市资源优势,开发全域多元特色大产品,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打造品牌化旅游产品,丰富全域化旅游产品,提升主题型旅游产品,优化入境游旅游产品;发挥现代化发展优势,打造开放创新支柱大产业,推进旅游产业投资,促进旅游消费升级,优化旅游营商环境;发挥文化高地优势,推进文化旅游科技大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科技焕新旅游;发挥精细化管理优势,做优品质高效安全大服务,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旅游专业服务,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深化旅游市场治理;发挥媒体资源汇聚优势,实施城市立体精准大宣推,深化全景式IP演绎,加强城市形象宣介,强化旅游产品营销;发挥战略链接优势,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大联动,推进长三角旅游发展一体化,服务全国旅游发展,促进境内外旅游交流合作。《行动计划》还要求,强化资金保障、优化旅游项目土地供应、实施旅游人才提升工程、发挥高校智库等专业机构作用,明确建立健全统筹推进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大旅游工作格局。(郭子腾)
黑龙江:看长远 算大账 丰富增值服务引客来,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天下第一虎、乌苏里江第一塔等景区景点游人如织。虎头旅游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该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从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免门票开放,试运行一年。景区看长远算大账,以丰富文旅业态为增收手段,景区内的虎头镇虎头村集合了民宿、冰雪乐园、界江酒肆市集等文旅新业态,安置了200多人就业,不但让百姓因吃上旅游饭而走上富裕路,景区也因此实现了收入翻番。与此同时,虎林市出台举措支持虎头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鼓励各类主体走进景区创办餐饮店、旅游纪念品经营店等各种文旅业态,仅今年年初,景区就收到209个在景区开办旅游民宿的申请。免门票后,虎头旅游景区迎来了大量天南地北的游客,并带火了自驾游市场。虎林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林忠辉总结:“免门票的同时着力丰富文旅业态,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不但本土游客的消费热情得到了充分释放,更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景区更有生命力。”虎头旅游景区是黑龙江景区减免门票的一个范例。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徐祖成介绍,通过减免门票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景区,增加了景区的知名度和人气,带火了景区内的各种消费项目,增加景区收入。2024年,哈尔滨东北虎林园推出了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半价票、本科生半价票、儿童半价票等优惠政策,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景区以举办“春虎日”等节庆活动、开发东北虎衍生品、创建度假民宿等多种方式,扩大经营收入。该景区负责人表示,通过推动多元化营收,大力发展非门票经济,减少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的冰雪季, 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索菲亚景区等冰雪景观,纷纷推出各种减免政策吸引游客。特别是今年2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推出了标准成人票从328元调整至200元的优惠政策。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郑万明认为,减免门票在减轻游客经济负担的同时,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吸引游客,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游客满意度,有助于景区自身的繁荣,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徐祖成表示,减免门票增强了景区吸引力,景区要积极开发新产品和体验项目,通过业态涵养实现景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以此吸引人、留住人,增加重访客量,大力促进文旅消费。(张建友)
假日玩法多 吉林文旅热, 五一假期,吉林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全省各地精心打造的文旅新玩法、新场景、新地标备受游客青睐,丰富优质的产品供给、创新多元的消费场景为游客带来了别样体验。据银联商务公司大数据测算,五一假期,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964.7万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4.8亿元。新地标惊艳亮相为迎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吉林省内多地在五一前夕打造推出文旅新地标。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延吉海兰明珠塔、珲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等新地标纷纷亮相,成为假期热门打卡地。360度观景台、气象博物馆、同心集市、云端咖啡厅……延吉海兰明珠塔4月30日正式亮相,成为游客“新宠”。“这里有以海兰明珠塔为形象制作的香薰、玩偶、保温杯等文创产品,美观又实用”“在咖啡厅能俯瞰延吉全貌,太浪漫了”……游客们纷纷表达着对海兰明珠塔的喜爱。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春传统建筑保留最集中、风貌肌理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之一。5月1日,这里作为长春首个投入运营的百年历史街区正式开街,乌镇巡游、“啡必要”狂欢市集、时光露天电影院纷纷亮相,展览展出、街头巡游、主题市集等贯穿长假,街区里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不断。假期前两天,街区接待游客突破22万人次。5月2日是珲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开业的第二天,开门迎客时间未到,景区外已有近千名游客排队等待入园参观了。9时许,系统显示当日购票游客已经破万。园区石板路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拍照留影,古色古香的屋檐下响起欢笑声。“景区里游客很多,与NPC的互动很有意思,有穿越历史的感觉。”长春游客张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视频,画面中NPC穿着古装跳起现代舞,带给游客欢乐。中国·大安机车博览园也在五一假期正式开放。园区内彩色风车组成的“风车矩阵”与变形金刚机甲巡游形成了奇妙的视觉碰撞。“听讲解员说蒸汽机车曾是‘速度之王’。对比现在的高铁速度,深切感受到科技的进步。”游客刘聪感慨道。新玩法吸睛引客假日期间,吉林省内各景区不断创新,带游客解锁新玩法,让大家收获全新的旅游体验。作为长春网红打卡地,五一假期,长春动植物公园内人潮涌动,不少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邂逅一场梦幻西游之旅。“这里太火了,排队排了好久,当看到最期待的雪饼猴表演时,觉得一切都值得。”黑龙江游客苏女士说。长春动植物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游客需求,园区开展了唱响西游、国际小丑节、花车巡游等互动体验项目,丰富了游园内容。假期前两日,公园接待游客超9万人次。长春长影世纪城5月1日推出了跳楼机、过山车等娱乐项目,并上演了大型沉浸式实景演绎《平原战歌》,带领观众在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中感受精神力量。夜幕降临,音乐派对、NPC巡游轮番上演,游客跟随音乐舞蹈,好不惬意。“白天体验刺激的游乐项目,傍晚享受轻松的派对氛围,在长影世纪城度过的一天太充实了。”游客吴女士说。五一假期,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举办了长春首届演艺狂欢节,《致青春》《逗你玩》《玖零年代秀》《花样年华》等百余场演出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穿越之旅”。在长白山北景区,皑皑白雪覆盖山峦,片片白桦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长白山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加上近期的小规模降雪,使得雪景在五一假期得以保留,引来不少游客。此外,长白山云顶市集精彩亮相,以长白山IP为灵感的手工艺品、纪念徽章、特色服饰丰富多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购物。新场景拉动消费假日期间,吉林省内各地纷纷搭建文旅新场景、释放消费活力,成为文旅市场的新热点。5月1日,在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女神广场,森林音乐会精彩上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假日期间,净月潭还推出了朝夕水岸音乐会、非遗市集、评剧表演、旅拍点唱、百鸟互动园等活动,并上新了多项优惠措施,吸引游客在浓浓春意中旅游休闲。“我是乘坐轻轨3号线来的,在车厢里就感受到了净月潭景区的火爆人气。”游客周欣桐说。记者了解到,5月2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创历史新高。假日期间,风景优美的长春市神鹿峰旅游度假区成为市民游客欢度假期的好去处。5月1日,度假区的归来镇游乐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梦幻城堡前的风车海中,游客纷纷摆出造型,定格美好瞬间;鹿鸣谷里,小鹿悠闲漫步,孩子们手捧胡萝卜喂食。据统计,假期首日,度假区接待游客约1.3万人次。通化老城·龙兴里则着力激发假日消费潜力,打造新场景、推出新玩法,组织开展了戏韵关东二人转表演、古韵偶趣非遗木偶戏、街区巡游、舞动中原文化演绎等沉浸式活动30余场。5月2日,通化老城·龙兴里接待游客约8万人次。梅河口东北不夜城以一场穿越千年的“丝路文化节”引来八方游客。街区打造了融入丝路文化元素的实景舞台,开展NPC沉浸式互动与民俗表演。“这里的氛围太棒了,仿佛穿越回了古丝绸之路,各种表演和互动让人目不暇接。”哈尔滨游客王女士赞不绝口。(刘玉萍)
辽宁将重点实施六项文体旅工程, 辽宁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一季度辽宁省文旅经济运行情况。据大数据测算,一季度辽宁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2.7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55%。据介绍,今年以来,辽宁注重抓项目,精准招商引资,召开文体旅项目长三角招商推介会,推介文体旅融合产业项目110个,现场签约项目10个,意向签约额达78.6亿元;着力提振假日文旅消费,制定春节期间繁荣文旅消费的若干措施,举办各类文体旅消费活动千余场,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掀起“花式过冬 嗨游辽宁”冰雪旅游热潮。下一步,辽宁将深入实施“辽字号”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文旅产业促进工程、文体旅融合发展工程、文旅消费促进工程等六项工程。其中,辽宁将聚焦“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落地一批产业招商项目,主动“请进来”,以举办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和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为契机,突出产业优势,吸引投资落地;积极“走出去”,在大湾区重点城市举办文旅招商推介会,加强产业交流和项目合作;建立全省文旅重点企业和项目库,全周期提升项目引育服务。(周凤文 吴越)
山西将评选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聘任评选活动,旨在落实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主体责任,激励山西省旅游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此次聘任评选活动率先在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甲级旅游民宿、大型旅行社及重点旅游新业态企业中推行,倡导各地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开展聘任评选活动。通知对“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的聘任标准、评选标准作出规定,明确“首席质量官”由旅游经营主体在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中选拔任命,并向所在地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标杆服务员”由旅游经营主体根据评选条件自行评选。通知要求,各地把聘任评选工作作为保障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纳入质量工作考核和日常监督检查范畴。要组织任职培训和考核测评,全面提升“首席质量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标杆服务员”示范引领效应,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王文华)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