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下载
索 引 号 000014348/2023-02947 主题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文  号 内文旅建议字〔2023〕4号
成文日期 2023-06-15 公文时效
  • 索 引 号000014348/2023-02947
  • 主题分类文化
  • 发布机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文  号内文旅建议字〔2023〕4号
  • 成文日期2023-06-15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98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02
【字体: 打印
一键下载

王雪韬代表: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红山文化申遗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支持与关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山文化遗址基本情况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文化区系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其遗址主要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和大凌河中上游的广大区域,其中赤峰地区和朝阳地区遗址最为密集,共发现1141处,其中赤峰地区725处、朝阳地区416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签署备忘录,联合开展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申遗范围主要包括赤峰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其中,红山后遗址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魏家窝铺遗址是红山文化中期中心性聚落遗址,牛河梁遗址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构成最为复杂的红山文化祭祀与墓葬中心。国家有关方面和考古专家认为,上述三处遗址从聚落形态、社会生活、精神崇拜等多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性。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对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一)向国家文物局进行沟通汇报。3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杨进带领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赴国家文物局就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行了沟通汇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对红山文化申遗给予支持,并就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二)积极与辽宁省进行沟通对接。4月2日,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旺盛率队赴辽宁省朝阳市对接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双方围绕两地“申遗”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计划等展开深入交流,力促联合“申遗”工作迈上新台阶。4月6日至7日,自治区文旅厅主要领导带队,会同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政府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朝阳市委、市政府一行对接、沟通共同申遗相关事宜。

(三)研究提出红山文化申遗建议。自治区文物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了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四)指导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工作。按照“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安排,计划从2023年5月开始对松山区彩陶坡遗址、敖汉旗西刘家屯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在库伦旗、宁城县开展红山文化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

(一)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报请自治区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政府分管秘书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副组长,文物局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盟市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自治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文化和旅游厅,负责申遗日常工作。

(二)设立红山文化申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从考古、规划文本、技术路径咨询等方面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遗址理事会等单位以及区内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为申遗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大与辽宁省协商对接申遗工作。进一步完善两省联合申遗机制,明确申遗主导省份,成立联合申遗机构和专家团队,联合编制申遗工作方案,实现两地考古、研究、调研等申遗成果共享,共同营造申遗宣传氛围,做好展示与保护的有效衔接,并就哈民忙哈遗址补充列入红山文化申遗遗产地进行协商研究,形成统一意见上报国家文物局。

(四)指导赤峰市开展申遗工作。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要求,按照“一年强基础、三年有提升、五年迎考察”的总目标,指导赤峰市分阶段完成红山文化申遗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现场考察。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5日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初审:杨巧慧 复审:王雪雯 终审:王佐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1373;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文件
索 引 号 000014348/2023-02947 主题分类 文化
发布机构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文  号 内文旅建议字〔2023〕4号
成文日期 2023-06-15
  • 索 引 号000014348/2023-02947
  • 主题分类文化
  • 发布机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 文  号内文旅建议字〔2023〕4号
  • 成文日期2023-06-15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9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7-02
来源:
朗读

关于对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098号建议的答复,
  王雪韬代表: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红山文化申遗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支持与关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山文化遗址基本情况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文化区系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其遗址主要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和大凌河中上游的广大区域,其中赤峰地区和朝阳地区遗址最为密集,共发现1141处,其中赤峰地区725处、朝阳地区416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签署备忘录,联合开展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申遗范围主要包括赤峰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其中,红山后遗址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魏家窝铺遗址是红山文化中期中心性聚落遗址,牛河梁遗址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构成最为复杂的红山文化祭祀与墓葬中心。国家有关方面和考古专家认为,上述三处遗址从聚落形态、社会生活、精神崇拜等多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性。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对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一)向国家文物局进行沟通汇报。3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杨进带领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赴国家文物局就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行了沟通汇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对红山文化申遗给予支持,并就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二)积极与辽宁省进行沟通对接。4月2日,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旺盛率队赴辽宁省朝阳市对接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双方围绕两地“申遗”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计划等展开深入交流,力促联合“申遗”工作迈上新台阶。4月6日至7日,自治区文旅厅主要领导带队,会同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政府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朝阳市委、市政府一行对接、沟通共同申遗相关事宜。
  (三)研究提出红山文化申遗建议。自治区文物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了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四)指导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工作。按照“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安排,计划从2023年5月开始对松山区彩陶坡遗址、敖汉旗西刘家屯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在库伦旗、宁城县开展红山文化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
  (一)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报请自治区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政府分管秘书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副组长,文物局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盟市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自治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文化和旅游厅,负责申遗日常工作。
  (二)设立红山文化申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从考古、规划文本、技术路径咨询等方面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遗址理事会等单位以及区内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为申遗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大与辽宁省协商对接申遗工作。进一步完善两省联合申遗机制,明确申遗主导省份,成立联合申遗机构和专家团队,联合编制申遗工作方案,实现两地考古、研究、调研等申遗成果共享,共同营造申遗宣传氛围,做好展示与保护的有效衔接,并就哈民忙哈遗址补充列入红山文化申遗遗产地进行协商研究,形成统一意见上报国家文物局。
  (四)指导赤峰市开展申遗工作。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要求,按照“一年强基础、三年有提升、五年迎考察”的总目标,指导赤峰市分阶段完成红山文化申遗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现场考察。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5日 
  

王雪韬代表: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红山文化申遗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支持与关注,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山文化遗址基本情况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文化区系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其遗址主要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和大凌河中上游的广大区域,其中赤峰地区和朝阳地区遗址最为密集,共发现1141处,其中赤峰地区725处、朝阳地区416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签署备忘录,联合开展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申遗范围主要包括赤峰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和朝阳市牛河梁遗址。其中,红山后遗址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魏家窝铺遗址是红山文化中期中心性聚落遗址,牛河梁遗址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构成最为复杂的红山文化祭祀与墓葬中心。国家有关方面和考古专家认为,上述三处遗址从聚落形态、社会生活、精神崇拜等多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性。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对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一)向国家文物局进行沟通汇报。3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杨进带领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赴国家文物局就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行了沟通汇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对红山文化申遗给予支持,并就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二)积极与辽宁省进行沟通对接。4月2日,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旺盛率队赴辽宁省朝阳市对接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双方围绕两地“申遗”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计划等展开深入交流,力促联合“申遗”工作迈上新台阶。4月6日至7日,自治区文旅厅主要领导带队,会同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政府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朝阳市委、市政府一行对接、沟通共同申遗相关事宜。

(三)研究提出红山文化申遗建议。自治区文物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红山文化遗址申遗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了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四)指导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工作。按照“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安排,计划从2023年5月开始对松山区彩陶坡遗址、敖汉旗西刘家屯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在库伦旗、宁城县开展红山文化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

(一)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报请自治区成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政府分管秘书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副组长,文物局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盟市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自治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文化和旅游厅,负责申遗日常工作。

(二)设立红山文化申遗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从考古、规划文本、技术路径咨询等方面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清华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遗址理事会等单位以及区内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为申遗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大与辽宁省协商对接申遗工作。进一步完善两省联合申遗机制,明确申遗主导省份,成立联合申遗机构和专家团队,联合编制申遗工作方案,实现两地考古、研究、调研等申遗成果共享,共同营造申遗宣传氛围,做好展示与保护的有效衔接,并就哈民忙哈遗址补充列入红山文化申遗遗产地进行协商研究,形成统一意见上报国家文物局。

(四)指导赤峰市开展申遗工作。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要求,按照“一年强基础、三年有提升、五年迎考察”的总目标,指导赤峰市分阶段完成红山文化申遗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现场考察。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5日



一键下载
一键下载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