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2007年)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发布时间:2022-05-30 15:56
【字体: 打印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历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我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资源,也是全区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构建和谐内蒙古,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五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1373;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

当前位置: 首页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2007年)

发布时间:2022-05-3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朗读

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2007年),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历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我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资源,也是全区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构建和谐内蒙古,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五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确定的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历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我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资源,也是全区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构建和谐内蒙古,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五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