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家博物馆开展馆校共建活动

来源: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23 12:00
【字体: 打印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围绕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指导全区博物馆立足优势资源,推进馆校共建,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出107项教育活动,实现第一季度参观量达253.06万人次,努力让每位观众都能在这所“大学”里有所收获。

利用优势 塑造课程

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各地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资源,与学校合作打造精品课程,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历史认同。内蒙古博物院凭借丰厚的文物资源,打造“行走中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课程”,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呼和浩特博物院围绕“和亲文化”推出“‘讲好昭君故事、传承历史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通过讲述昭君和亲故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立足自然资源,开展“植树节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自然知识。包头博物馆开展“智趣大课堂”系列研学课程,呼伦贝尔博物院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


取长补短 长效合作

博物馆和学校双向奔赴,各取所长,多地博物馆与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让更多孩子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文物“对话”,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内蒙古博物院与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小学等10家大、中、小学校签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合作协议,成立“内蒙古博物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敕勒川博物馆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思政实践研修基地;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成为集宁区中小学共建合作单位;满洲里博物馆与满洲里市第一中学、满洲里市第三小学等4所学校签订志愿服务馆校共建协议。馆校建立合作机制,使博物馆与学校共同策划教育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跨越时空 资源共享

博物馆“云课堂”、“云展览”是当下馆校合作的一种新探索,突破地域限制,让学生在线即可了解课本中的历史文物,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流动数字博物馆,采用高精度可视化三维数字还原、触摸互动、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三维模型等形式,活灵活现展示上千件馆藏珍贵文物。巴林右旗博物馆以文物讲北疆故事,上线“巴林右旗文物讲北疆故事”系列视频,展现丰富的北疆文化;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推出“文物里的中国——兽首篇”让广大学生全方位观看国宝,了解历史;包头博物馆推出“文博专家讲文物”,阿拉善博物馆引进“春归画里——河南安阳木版年画展”并制作视频,让众多青少年在手机上便可欣赏安阳木版年画之美。


馆校合作立足博物馆厚重历史资源,结合学校丰富教育经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使博物馆可以了解社教需求,增强自身建设,实现良性循环。面向未来,内蒙古的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推进校馆合作,打造更优质的博物馆教育,承担起社会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使命,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初审:杨巧慧 复审:王雪雯 终审:王佐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1373;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内蒙古多家博物馆开展馆校共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23
来源: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处
朗读

内蒙古多家博物馆开展馆校共建活动,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围绕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指导全区博物馆立足优势资源,推进馆校共建,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出107项教育活动,实现第一季度参观量达253.06万人次,努力让每位观众都能在这所“大学”里有所收获。利用优势 塑造课程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各地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资源,与学校合作打造精品课程,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历史认同。内蒙古博物院凭借丰厚的文物资源,打造“行走中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课程”,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呼和浩特博物院围绕“和亲文化”推出“‘讲好昭君故事、传承历史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通过讲述昭君和亲故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立足自然资源,开展“植树节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自然知识。包头博物馆开展“智趣大课堂”系列研学课程,呼伦贝尔博物院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取长补短 长效合作博物馆和学校双向奔赴,各取所长,多地博物馆与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让更多孩子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文物“对话”,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内蒙古博物院与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小学等10家大、中、小学校签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合作协议,成立“内蒙古博物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敕勒川博物馆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思政实践研修基地;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成为集宁区中小学共建合作单位;满洲里博物馆与满洲里市第一中学、满洲里市第三小学等4所学校签订志愿服务馆校共建协议。馆校建立合作机制,使博物馆与学校共同策划教育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跨越时空 资源共享博物馆“云课堂”、“云展览”是当下馆校合作的一种新探索,突破地域限制,让学生在线即可了解课本中的历史文物,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流动数字博物馆,采用高精度可视化三维数字还原、触摸互动、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三维模型等形式,活灵活现展示上千件馆藏珍贵文物。巴林右旗博物馆以文物讲北疆故事,上线“巴林右旗文物讲北疆故事”系列视频,展现丰富的北疆文化;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推出“文物里的中国——兽首篇”让广大学生全方位观看国宝,了解历史;包头博物馆推出“文博专家讲文物”,阿拉善博物馆引进“春归画里——河南安阳木版年画展”并制作视频,让众多青少年在手机上便可欣赏安阳木版年画之美。馆校合作立足博物馆厚重历史资源,结合学校丰富教育经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使博物馆可以了解社教需求,增强自身建设,实现良性循环。面向未来,内蒙古的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推进校馆合作,打造更优质的博物馆教育,承担起社会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使命,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围绕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指导全区博物馆立足优势资源,推进馆校共建,不断探索社会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出107项教育活动,实现第一季度参观量达253.06万人次,努力让每位观众都能在这所“大学”里有所收获。

利用优势 塑造课程

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各地博物馆立足馆藏文物资源,与学校合作打造精品课程,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历史认同。内蒙古博物院凭借丰厚的文物资源,打造“行走中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系列课程”,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呼和浩特博物院围绕“和亲文化”推出“‘讲好昭君故事、传承历史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通过讲述昭君和亲故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立足自然资源,开展“植树节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自然知识。包头博物馆开展“智趣大课堂”系列研学课程,呼伦贝尔博物院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


取长补短 长效合作

博物馆和学校双向奔赴,各取所长,多地博物馆与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让更多孩子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文物“对话”,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内蒙古博物院与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丁香路小学等10家大、中、小学校签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合作协议,成立“内蒙古博物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敕勒川博物馆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思政实践研修基地;乌兰察布市博物馆成为集宁区中小学共建合作单位;满洲里博物馆与满洲里市第一中学、满洲里市第三小学等4所学校签订志愿服务馆校共建协议。馆校建立合作机制,使博物馆与学校共同策划教育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跨越时空 资源共享

博物馆“云课堂”、“云展览”是当下馆校合作的一种新探索,突破地域限制,让学生在线即可了解课本中的历史文物,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流动数字博物馆,采用高精度可视化三维数字还原、触摸互动、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和三维模型等形式,活灵活现展示上千件馆藏珍贵文物。巴林右旗博物馆以文物讲北疆故事,上线“巴林右旗文物讲北疆故事”系列视频,展现丰富的北疆文化;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推出“文物里的中国——兽首篇”让广大学生全方位观看国宝,了解历史;包头博物馆推出“文博专家讲文物”,阿拉善博物馆引进“春归画里——河南安阳木版年画展”并制作视频,让众多青少年在手机上便可欣赏安阳木版年画之美。


馆校合作立足博物馆厚重历史资源,结合学校丰富教育经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使博物馆可以了解社教需求,增强自身建设,实现良性循环。面向未来,内蒙古的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推进校馆合作,打造更优质的博物馆教育,承担起社会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使命,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蒙ICP备19004083号

联系我们:0471-6967812;mail@nmgwlt.cn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95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58